黄河HAM
欢迎您的到来

数字化生存,中国的回归(1980-2010)-无线电历史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尼葛洛庞帝(Negroponte)先生1995年所写的《数字化生存》(Being Digital)描述了20世纪信息技术及理念的发展,同时也预示了数字化时代的即将到来。无线电的发展当然成为了数字化发展的先锋之一。由于模拟无线电通信在信号传输和数据处理上不能像排格子一样规矩,增加了信息处理的难度,同时也降低了通信效率,因此制约了无线电的发展。不过没有关系,我们还有一张王牌——数字化通信。
伟大的数学家们已经证明,如果将一个连续的模拟信号像切肉丁一样进行切分,那么你可以从刚出生一直切到退休,但是却只切了一个开始。这会是多么令人悲哀的一件事,真是一个“杯具”。因此,我们将模拟的无线电信号进行有限的切割,只要抓住了它的最典型特征就可以了。这样有两个好处,一是抓住了重点,保证了质量减少有限;二是可以将有限的无线电信号用来存放更多的内容。同时,数字化的无线电在保密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这就是为什么各个国家朝着数字化的方向发展无线电通信的原因。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数字化革命开始了。从短波到超短波,只要能在无线通信的某一个部分加入计算机或数字信号处理,那么这个部分就成为了数字化无线电的实践场所。
1983年,一位数字无线电的爱好者欧文夏洛特(Owen Garriott)带着人们的梦想,以航天员的身份坐上了航天飞机,直冲云霄。在太空中,欧文用一个2米的设备,从空间进行了近300次的短波数字无线电通信联络。这让人感到激动。

“大哥大”

 

1991年,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3rd  Generations)的概念闪现在当时仍然拿着“大哥大”通话的移动运营商面前。他们已经着手准备建立更加先进的无线通信系统了。这一次,虽然开始是模拟的构想,但是经过不断的探讨,最终大家达成了一致,向数字化演进。
在那个年代,晚于西方发达国家20年的BP机在中国大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随后而来的是“大哥大”。这个电话机又大又沉,使用起来也不便宜,但那时的人们把它作为了身份的象征,直到现在还记忆犹新。这是移动通信系统第一次在中国大规模地应用,虽然它遵循的是国外标准,但至少中国人已经开始像400年前的先人一样接纳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了。

BP机

 

3G标志

2000年5月,ITU公布了3G标准,但只有WCDMA和CDMA2000两种,而我国的无线电工作者还在全力以赴、夜以继日地追赶着世界的潮流,将我们的TD-SCDMA也纳入国际标准行列。这是一场关乎民族尊严的伟大行动,只能成功,不能失败。2003年,中国人的努力获得了承认,ITU公布了这个标准。2008年8月,3G网络已经开始在中国运转开来了。一直到现在,我们还可以看到这个进程在进行之中。

 

CRH3型高速列车

在这20年中,数字化无线电通信在其他领域也施展着自己的才华。广播、交通、文化领域,无不因为数字革命带来的新空气而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跨越。当你乘坐350km/h的高速列车,在车上给亲友拨打电话,并观看来自移动基站的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转播实况时,你已经完全融入了这个全新的世界。是的,就是这样!

 收藏 (0) 打赏

您可以选择一种方式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钱包扫描赞助

本站文件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黄河439110blog » 数字化生存,中国的回归(1980-2010)-无线电历史

分享到: 生成海报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

济南黄河业余无线电

联系我们